2024
五月

08

4959

【问问神父】247| “玫瑰经”为何称为“玫瑰经”?

1231231

问题:神父您好,感谢你们团队的付出,使我们能在玫瑰月里更理解念玫瑰经的意义。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经文为什么称为“玫瑰经”,以及它的形成历史吗?谢谢!

方济神父

在万物中,最美丽可爱的是花卉。花卉可视为快乐、希望的标记、德行的象征。最鲜艳可爱的玫瑰是美丽、爱情的象征,也可以称作是所有花朵当中的王后。教会用玫瑰花来比作天国诸圣的母后——圣母玛利亚。她贞洁圣善如白玫瑰,热爱天主如红玫瑰,忍受苦辱如紫玫瑰。关于圣母的尊号,像在“圣母德叙祷文”中的“玄义玫瑰”,其含义是说圣母本身含有许多意义深玄的奥理。无论她的来历、成长,一生中种种可歌可泣的事迹、荣召升天,处处都是意义深玄的奥理。这朵“玄义玫瑰”,生根于天主无穷美善的性体内,植基于拯救人类的永远计划中。她也是天国乐园中的奇花异卉之后。

“玫瑰经”(拉丁:Rosarium)一词取自拉丁文“rosa”(本意:玫瑰)意指如同许多玫瑰花瓣的集合。“玫瑰经”在教会中是除圣事和礼仪之外,最普遍的祈祷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敬礼天主之母圣玛利亚时。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耶稣会辅理修士圣雅丰索非常热爱敬礼圣母。有一次他在念玫瑰经时,每念一遍天主经,口里就吐一朵红玫瑰,每念一遍圣母经,口里就吐出一朵白玫瑰。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它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诵念一串玫瑰经时,就好像是编织了一个花环,将这些玫瑰串连起来,奉献给我们天上的母亲。此外,每一次圣母玛利亚在世界各地显现时,比如葡萄牙的法蒂玛、法国的露德,她的胳膊上也是常是挂着念珠,表示她也很喜爱玫瑰经,常嘱咐人们为罪人的回头热心念玫瑰经。

玫瑰经的形成历史

现在每当我们提到“玫瑰经”,就会想到是“天主经”、“圣母经”和“圣三光荣颂”。但在起初的时候,并不像我们现在念玫瑰经一样有20端奥迹,1遍“天主经”后面是10遍“圣母经”。“玫瑰经”在历史上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玫瑰经”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初期教会,因为组成此经文的文字首先是天主圣子——耶稣基督——教给的“天主经”,其中也包括总领天使加俾厄尔向玛利亚报告喜讯时说的话。

在教会初期里,对天主的敬礼通常是借着弥撒礼仪和修道人诵念的时辰颂祷(日课)来体现的。大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时候,在普通信友中间就兴起了一种渴望:想参与到这种敬礼天主的神圣礼仪当中。当时许多隐修士每天念的大部分经文是取自圣经上的150篇圣咏。信友们想要效法这些隐修士,也想咏唱150篇圣咏。但是大部分信友都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拉丁圣咏又长。于是就慢慢地出现了一些供教友们使用的经文,称之为“信友圣咏”(A Psalter of the Laity)或者“信友版时辰颂祷”(Canonical Hours of the Laity)。这些祈祷文和圣经上的150篇圣咏一样,也有150篇。这就是最初的“玫瑰经”。

由于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信友圣咏”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形式呈现。有的地方的信友是一天诵念150遍天主经,有的地方的信友一天诵念150遍“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就是现在的“圣母经”的前半部分。到了11世纪时,一些地方的信友将“天主经”和现有的“圣母经”当中天使问候的部分连在一起诵念。在11世纪末,教会把圣妇依撒伯尔由圣神感动向圣母致候的话:“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加入到了天使的赞美语之后,成为圣母经的前段。

各修会推动对圣母的敬礼

到了15世纪的时候,熙笃会已经规定该会的辅理修士们有义务要念当时的“玫瑰经”。他们所念经文当中就包含了“天主经”和现有的“圣母经”的前半部分,其中在念的同时也提到一些关于童贞玛利亚生活的奥迹。他们把这些“万福玛利亚”添加到了15遍“天主经”里面。

在1410到1439年之间,一位来自普鲁士名为道明的嘉都西会(Carthusians)的会士发明了一种念法。这种念法当中不包括“天主经”,而是将50个关于耶稣和玛利亚的奥迹加在50遍“万福玛利亚”之后。这50个奥迹包括了耶稣的全部生平,包括他的隐修生活、公开生活、苦难和复活,以及圣母加冕。后来,来自于德国卡尔卡尔的亨利(Henry of Kalkar)再次将玫瑰经的奥迹和经文整理排序,在每一端奥迹里诵念1遍“天主经”,然后是10遍“万福玛利亚”。这样就形成了三个5端玫瑰经。在 1518 年左右,普鲁士人道明原来发明的念玫瑰经的方式结合亨利的祈祷方式从瑞士的圣加仑(St. Gall in Switzerland)以白话的形式开始普及。

1470 年,道明会会士阿兰(Alan de la Roche)在法国北部的杜埃(Douai in Northern France)、创立了“耶稣玛利亚圣咏会”(Confraternity of the Psalter of Jesus and Mary )以推广“玫瑰经”祈祷。 1475 年瑞士的道明会会士施普伦格(Sprenger, Jakob 1436-1495)在德国的科伦首次创立了玫瑰善会(Rosary Confraternity)。由于其宣传,“玫瑰经”成为了普世教会的一种热心敬礼。当时很流行的一个传说故事就是,“玫瑰经“是由圣母玛利亚教给圣道明的一种祈祷方式,为的是使异端阿比尔派教徒(Albigensians)和其他罪人归化。1521年意大利道明会会士卡斯泰拉诺(Castellano, Alberto 约 1470-1523)将“玫瑰经”修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十五端奥迹的方式。

教会长上的推动

现有的“圣母经”包含前半部分(赞颂)和后半部分(祈求)。现有的“圣母经”后半部分是在16世纪时添加上去了。早在13世纪时,在时辰颂祷中就已有了这一倾向。这可以从在这一时期撰写的一些祷文当中体现出来:比如“母后万福”“天上母后喜乐”经文等。这些经文的前半部分是“问候和赞美”,后半部分就以“祈求”的方式结尾。同时,这也是中世纪时常有的一种宗教情感:祈祷中既有“赞颂”,又有“求恩”。关于现有“圣母经”的后半部分何是添加上去的,有两种说法:1.托利腾大会会议(1545-1563年)时加上“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们。”成为了今日的整篇圣母经。2. “圣母经”后半部分的经文在14、15世纪就已出现,直到1568年时,教宗碧岳五世命令修订并出版了司铎们使用的新版日课,将诵念“天主经”和“圣母经”加在了日课之后,成为司铎们的责任。而随着这一日课的出版,“圣母经”的后半部分(祈求)也增添上了。

1573年,“玫瑰圣母”(Feast of the Most Holy Rosary)庆节建立,为纪念在1571年10月7日这一天,基督徒军队依靠圣母的助佑在勒班陀战役中(Battle of Lepanto)奇迹般地打败了穆斯林军队。1569 年教宗碧岳五世发表训谕,确立了“玫瑰经”的敬礼。而从教宗西斯督四世(Sixtus IV, 1471-1484)到圣碧岳五世教宗(St. Pius V,1566-1572))约100年里,在此期间,各任教宗发表的训谕当中提到玫瑰经时指的都是“10遍天主经”和“150遍圣母经”形式的玫瑰经。

2002 年 10 月 16 日,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颁布《童贞玛利亚的玫瑰经》(Rosarium Virginis Mariae)牧函,在欢喜、痛苦、荣福十五端奥迹以外,补充了光明五端奥迹,丰富了对主耶稣公开生活的默想。该牧函建议信友在星期一、六诵念“欢喜五端”;星期二、五诵念“痛苦五端”﹔星期三、日诵念“荣褔五端”﹔星期四诵念“光明五端”。同时,信友也可依据教会节日自由选念任何奥迹或念全部奥迹的玫瑰经。

圣三光荣颂

关于“圣三光荣颂”,在旧约中已有类似赞美天主的话。后来,基督徒仿效这种方式并将光荣归于三位一体的天主,于是就有了“圣三光荣颂”的前半部分“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此经文在依波理宗座初期教令(Apostolic Constitutions of Hippolytus)里有提到,后来圣巴西略的著作中也曾提到过。第4世纪时已形成习惯,在每一篇圣咏的结束都会咏唱此经文来结束圣咏。

现行的“圣三光荣颂”曾首先在欧洲的高卢出现并使用。公元529年,在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附近举行的维森教会会议上(Council of Vaison)上决定将此形式推广到全教会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圣三光荣颂”。后来,在中世纪时,该经文就已添加到了“天主经”和“圣母经”后面,表示着敬礼童贞圣母玛利亚时,应当时时归光荣于天主圣三。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user image 奥思定 分享日期 2022年10月18日

公元430年间教会中产生了“内斯多略Nestorius异端,”他们否认圣母为天主之母。于是(教宗柴来斯定第一,)431年在厄弗所城开了大公会议。会上钦定了圣母是天主之母为当信的道理,并加添了《圣母经》的后一段:“天主圣母玛利亚,为我等罪人,今祈天主,及我等死候。亚孟。”